“降本增效、挖潛創效”專欄
在煤炭市場持續下行、行業成本壓力持續攀升的嚴峻形勢下,胡家河礦以“庫存降本”為突破口,打出科學分類、智能管控、制度革新“組合拳”,全面提升庫存物資管理水平。僅6月份,便實現庫存周轉率提升10%,積壓物資盤活率超15%,用亮眼數據印證降本增效的扎實成效。
科學規劃 提升存儲效能
為從根本上解決物資混放、庫存過量、查找困難等問題,該礦以綜采隊庫房為試點,開啟系統性、精細化改造工程,主要根據物資的性能特點、使用類別,劃分為配件、工具、膠管、修舊利廢庫房,并計劃在后期建設消耗材料庫房,從而構建起功能清晰、定位明確的倉儲體系。
“目前,綜采隊配件、工具、膠管、修舊利廢庫房庫存物資種類479項,價值約384萬元。下半年,我們將嚴格計劃審批,力爭在年底實現庫存材料下降20%的工作目標。”該礦材料組副經理介紹。走進工具庫房,防爆工具、起吊設備等材料科學分層,常用工具置于中層黃金位置,取用便捷。膠管庫房的懸掛式貨架上,不同管徑的液壓膠管懸掛有序,剩余長度一目了然,避免了盲目采購。
在庫房內部管理上,該礦嚴格遵循“物資定位準確、賬卡物相符”原則,在物資架側面放置“物資分類定位圖”,根據工具使用頻率、重量、規格進行分層擺放,明確標注物資擺放層數。同時,物資架正面放置數字牌,標明材料型號、數量、入庫時間等信息,職工領取材料時可根據定位圖指引,快速定位所需物資,在發放完后當場將數字牌重置,極大提升了物資領用與流轉效率。
“碼”上革新 智慧管理提效
為方便查詢物資存儲、領用信息,該礦依托數字化技術深化庫房定置化管理,對庫存物資的貨架編號、層位坐標、規格參數等信息錄入智能管理系統,生成專屬二維碼查詢牌張貼于庫房門口及區隊學習室內。
“每個二維碼關聯動態盤點表,詳細標注物資名稱、庫存數量、最近領用時間等12項關鍵數據,實現一庫一碼、掃碼即查。”該礦綜采隊材料員介紹。
此外,該礦建立“日清月結+動態巡查”全周期管控機制。區隊材料員每天核對材料出入庫臺賬,每三天更新一次二維碼盤點表數據,每月對庫存物資進行全面盤點,材料組不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抽查,確保系統數據(賬)、實物卡片(卡)與現場物資(物)時刻精準相符。
現在,職工在查詢庫房物資時,僅需掃描學習室內的二維碼牌,即可快速定位所需物資,同時附帶庫存剩余數量等信息。這一創新舉措,使物資平均查詢時間縮短至1分鐘內,減少因信息不暢導致的工作延誤和資源浪費下降43%,推動庫存管理更加透明、高效。
嚴格審批 優化流程管控
該礦重新編寫了《區隊庫房管理制度》《材料員崗位職責》等多項規章制度,創新建立“12335”物資管理體系,以“定位精準、動態可視、賬卡物相符”為核心,實現物資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消除庫存積壓浪費。
其間,該礦對物資領用驗收入庫、存放、日常巡查、班組領用出庫、月度及年度盤點等流程作了全面優化。在入庫環節,嚴格核對物資規格、數量、質量等信息,確保入庫物資符合標準要求;班組領用出庫嚴格按照審批流程執行,杜絕冒領、多領現象……通過完善的制度與優化的流程,庫存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有序,為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該礦建立了庫存信息共享平臺,將各庫房的物資庫存數據實時更新并共享給計劃審批部門。班組需要領用材料時,必須提前填寫領用申請單,注明材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用途等信息,并經班組負責人簽字確認。同時,建立班組材料領用臺賬,定期分析各班組的材料消耗情況,對于消耗異常的班組進行重點監控和調查。這套“雙嚴”機制,精準卡住了庫存增長的源頭,為達成年度庫存下降目標提供了核心保障。(潘森 張博)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