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
編者按: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戰略性、方向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四種經營理念”作為集團“奮進者”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與踐行,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
為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走深走實,貫穿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區隊、各車間、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按照集團有關要求,公司擬在4月至10月,分階段、分主題組織開展“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活動,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務實創新、實干擔當,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獲,大力營造“爭做四個示范,創建一流企業”的濃厚氛圍。
“賺錢思維”引領“花錢變革” 激活發展新動能
生產服務中心總會計師 王小強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公司正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與諸多發展機遇。如何以“賺錢”思維審視每一筆支出,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是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命題。作為服務單位,生產服務中心致力于將每筆投入轉化為創造長期價值的動能,這不僅關乎中心的短期經濟效益,更決定著長遠發展前景。
一、“用賺錢的思維去花錢”是降本增效的思維重構
“花錢”是企業經營常態,但花得值不值、準不準、有效與否,才是檢驗企業治理能力與經營智慧的關鍵。過去在預算管理中,曾存在“預算即指標”“支出即完成”的現象。部分部門將“爭取預算”視為終點,將預算執行率等同于工作成效,卻忽視“預算效益評估”和“目標達成度”的深度考量。
“用賺錢的思維去花錢”,本質是資源優化配置的深度變革——是從“該不該花”轉向“如何花得更值”,從“花錢辦事”升級為“花錢創值”。這一理念不僅需融入財務制度,更要內化為每位干部的思維模式、管理習慣與行為準則。企業經營中,“花錢”需突破縱向思維定式,必須緊扣“成本費用管控、生產過程管控、日常費用消耗、全面預算管理”四大維度,全方位梳理流程,聚焦預算管理、“兩金”占用、存量盤活、非生產性開支、專項資金使用等重點領域,制定精準降本舉措。通過明確目標、責任到人、嚴考細核,從源頭扼住降本增效的關鍵環節。依托科學規劃與精準決策,從項目評估到技術轉化,確保每筆投入都服務于價值創造,為企業注入持續發展動力。
二、聚焦關鍵領域,以“賺錢”思維統籌資金使用
要牢固樹立“花錢即投資、投入必見效”的理念,以“用賺錢思維花錢”倒逼管理升級、經營提效、組織賦能,推動各項工作在攻堅克難中穩步前行。
一是聚焦技改創新,驅動生產降本增效。激光熔覆再制造生產線累計創收1351.4萬元,管路防腐生產線五年產值達1.3億元。研發智能樹脂攪拌供應系統,加裝電子稱重模塊,構建全自動配比閉環,促成樹脂配料與產線運行同步,單班產能由1.5萬支躍升至2.6萬支,效率提升73%。自主研發多功能全自動懸臂焊機提升效率;錨固劑生產線改造后產能提升超20%;拆解舊焊機組裝“四槍”中部槽自動焊機,年省維修費超30萬元;加大研發投入,《綜采設備再制造技術研究》等項目將研發成本轉化為效能與利潤,獲專利5項、實用新型9項;推進進口配件國產化,僅浮動密封年省費用超百萬元。
二是聚焦運營成本,深化全鏈條挖潛。全面推進成本精細化管控,貫通物資采購、運輸、倉儲、維保、用工用能等環節,確保“每項支出必經成本效益核算”。各部門、車間須明晰月度花費流向及效益產出。通過“日保周、周控月、月調季”動態管控,使財務預算成為管理優化引擎。
三是建立競價思維,嚴控采購成本。采購作為高頻“花錢”領域,易生溢價、浪費與尋租。須變革“批則購、急則采、循慣例”的被動狀態,推行“計劃先行、集中競價、全程公開”。壓縮非標與臨采比例,擴大統采、框架協議與電子招標占比;引入“源頭替代”“重復利用”“可替不采”經濟性審核,從需求端倒逼降本。
四是加速閑置資產盤活,釋放資金效能。秉持“能用盡用、能修盡修”原則,修訂《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創新構建“內部調劑優先、技術修復賦能、外部處置增效”三級盤活機制。通過內部調劑,將小莊礦閑置的432件液壓支架油缸、8節刮板機中部槽調撥至胡家河礦工作面,優化資源配置;通過補焊采煤機滾筒、再生泡水電纜等舉措,累計降本180萬元。
三、強化落實機制,構建“用賺錢思維花錢”的責任閉環
實干篤行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需以“踏石留印”的狠勁與“百折不撓”的韌勁,依托制度構建閉環管理,確保“用賺錢思維花錢”落地生根。
一是建立“投入-產出”雙向預算機制。深度剖析每項支出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強化資金預算管理,依據需求緊急度、重要性及賬款周期科學調配資金。每筆預算須錨定預期產出指標,在保障生產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資金占用。
二是推行“責任+激勵”聯動機制。關鍵費用實施“誰提出、誰執行、誰考核、誰擔責”,掛鉤績效、薪酬與評優。通過“用好錢、有激勵、見實效”,塑造“能花、會花、花得值”的良性導向。
三是健全全過程監督與后評價機制。完善資金閉環管理,強化過程管控與績效問效,貫穿風險控制、收益測算、節點評估與事后復盤全鏈條,形成“每筆花費可追溯、每項決策有賬本”的硬約束。壓實用款責任,推動干部從“用錢人”向“經營者”轉型,將“花錢決策”納入考核評估,真正做到“問效于錢、問責于人”,讓“會花錢”成為能力體現、“敢負責”“干成事”“干好事”成為管理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