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挖潛創效”專欄
上半年,胡家河礦持續深化“四種經營理念”,以一系列創新務實的“金點子”舉措,推動降本增效工作走深走實。據統計,1至6月份共實現降本增效7400余萬元,用實實在在的成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效益答卷”。
優化頂層設計,擰緊降本“水龍頭”
從源頭上嚴控成本,是該礦一以貫之的降本增效核心。
半年來,該礦著力構建系統化成本管控體系,相繼印發了降本增效、成本考核等多項文件,從制度層面細化降本增效目標及實施路徑,形成“黨政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區隊)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依托全面預算管理,推行“預算跟著計劃走、資金跟著預算走”管控模式,將年度成本指標科學分解至各業務部門和生產區隊,營造全員參與降本增效的濃厚氛圍。創新構建“12335”物資管理體系,以“定位精準、動態可視、賬卡物相符”為核心,實現物資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控,有效消除庫存積壓與浪費。全面優化物資領用流程,涵蓋驗收入庫、規范存放、日常巡查及班組領用出庫等環節。入庫嚴把規格、數量、質量關;領用出庫嚴格執行審批程序,杜絕冒領、多領現象。
通過頂層設計的系統優化與關鍵流程的持續精進,為降本增效構筑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升級物資管理,讓資源“活”起來
物資管理是降本增效的關鍵一環。該礦以精細化、定置化管理為抓手,在物資管理上尋求突破,著力盤活“沉睡”資源,釋放價值潛能。
打造庫房管理高效樣板。該礦選定綜采隊庫房作為改革試點,率先推行物資科學分類管理,劃分出配件專用庫、工具集中庫、膠管存放區、修舊利廢專區以及消耗材料庫,構建起類別清晰、存取便捷、流程順暢的倉儲體系。嚴格遵循“物資定位準確、帳卡物相符”原則,懸掛物資分類定位圖,每類、每件物資均配有唯一數字標識牌,讓物資領用和流轉效率大幅提升,減少人員尋找時間和出錯率。
依托數字化倉儲管理平臺,將庫房定置化管理推向深入。所有物資的入庫、存放、移動、領用信息實時錄入系統,實現庫存數據的實時共享與透明化,可隨時掌握全局庫存動態、周轉情況、積壓明細,為精準采購、調撥和處置決策提供強力支撐,從源頭上卡住了非必要庫存增長的閥門。6月份這套精細化、數字化管理體系推行以來,庫存周轉率提升10%,積壓物資盤活率超15%,讓有限的資源真正“活”起來,成為降本增效的有力支撐和新的效益增長點。
激活創新驅動,挖掘效益“富礦”
創新是降本增效最澎湃的核心引擎和最深厚的效益“富礦”。
該礦以群眾性創新活動為抓手,持續深入開展“三小一練”和“五小”創新,通過每月評比、經濟激勵和成果展示等多種途徑,激發全員立足崗位挖掘“金點子”。針對油脂運輸損耗痛點,自主設計并應用“多功能油桶固定裝置”,每年可精準節約油脂損耗費用達12萬元;402104底板泄水巷排水點遠程集中控制系統,使用兩月以來節省費用約5萬余元;尤為亮眼的是井下長距離定向鉆孔技術的自主施工及壓裂應用,直接節約費用高達750余萬元,成為降本增效的“重頭戲”。
創新不僅體現在“從無到有”,也體現在“變廢為寶”。機修車間、材料組等發揮巧思妙手,運用切割、焊接、重組等工藝,將廢舊設備、邊角料、淘汰件等“沉睡資產”轉化為可用的備件、工具或創新成果。這種“微創新”在上半年遍地開花,成為節約成本的重要補充。
上半年,該礦通過一系列“金點子”舉措,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該礦將緊扣“四種經營理念”核心要求,持續探索創新路徑、深挖內部潛力,為礦井可持續發展匯聚更磅礴的力量。(潘森)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