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挖潛創效”專欄
在交流研討中強意識,在精細管控中嚴自律,在創新創效中礪擔當。今年以來,文家坡礦堅持以“四種經營理念”為指引,持續健全從理念到行動、從習慣到文化的降本增效長效機制。上半年,單位完全成本較年度預算降低6.03元/噸,有效形成降本成風、增效成俗的良好局面。
勤儉持礦 省下“毛毛錢”
晨光熹微,該礦機修車間已是一派忙碌。檢修工麻利地拿起一根彎曲變形的舊錨桿,精準插入調直機。伴隨著電機運轉的轟鳴聲,十余秒后,筆直的錨桿緩緩伸出。“井下支護材料消耗大,這招‘化曲為直’的功夫,經濟又實用!”
暮色四合,辦公室燈光漸次熄滅。職工小張細心整理著復印紙:雙面打印的留作筆記草稿,單面打印的重新放入紙盒備用……在確認每一張紙都物盡其用后,才隨手關燈離開。
一錢之費,宜重宜慎。依托“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該礦圍繞“為何省、省什么、怎么省”主題,組織各業務部門、基層區隊開展內部交流研討30余場次,征集心得體會100余篇,全員降本增效意識有效提升。從隨手關燈、雙面用紙的點滴習慣,到修舊利廢、物盡其用的崗位實踐,該礦以錙銖必較、分厘必爭的韌性與細致,精打細算省下每一筆“毛毛錢”。上半年,累計盤活閑置物資1047.9萬元,復用材料設備438.48萬元,其中僅調直修復錨桿一項,便節約費用23.3萬元。
深計遠慮 理好“長久賬”
“數據顯示,上月噸煤電費成本較計劃下降3.57元。其中,嚴格執行‘避峰填谷’策略貢獻節支125萬元,主運輸系統優化實現降本15.94萬元……”月度經營分析會上,該礦財務管理人員逐項剖析噸煤成本構成,深入解讀各項費用的預算執行偏差。
謀而后動,方能致遠。該礦緊握預算管理“指揮棒”,強化經營數據監測分析,精準識別采、掘、機、運、通等業務流程中的痛點堵點。在此基礎上,加強內部溝通、嚴格材料管理、設置費用結算預警指標等一系列舉措對癥下藥,有力推動成本管控提檔升級。
“4208運順機頭硐室有100件刮板閑置未使用,建議回收。”“4214回順10節1米長風筒碼放不整齊,請立即整改。”“4207回順3袋C425水泥出現凝固狀態,請予清理。”……同時,該礦堅持抓大不放小,充分發揮專項檢查“顯微鏡”作用,一體提升井下標準化和材料管理水平。5-6月,開展專項檢查26期,查處問題500余條,減扣績效3.04萬元,倒逼全員養成精打細算的良好習慣,確保每一份資源都服務于礦井長遠發展。
開源節流 拓寬“活水源”
“僅靠老師傅‘望聞問切’判斷設備狀態的時代過去了,現在一個小小的傳感器就能做到‘未病先治’。”提到新安裝的溫振傳感系統,該礦選煤廠技術員由衷感慨。該系統實時采集選煤設備振動頻率、溫度變化等數據,通過AI算法比對閾值精準預警,取代了每兩小時一次的人工巡檢,在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顯著提升故障預警準確率。
數智賦能,質效雙升。依托智能化升級改造成果,該礦加強選煤廠關鍵設備日常管理,嚴格控制洗選密度,合理優化工藝流程。上半年精煤產率穩步提高,塊煤、精末煤等高附加值產品均完成產銷計劃,累計增收740余萬元。
出好煤,僅是該礦持續拓寬增效路徑的一道縮影。依托“五小”創新、“三小一練”、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創新活動,該礦廣泛征集降本增效“金點子”:煤機齒套、刀齒改造節約24.94萬元,給煤機閘板液壓站改造節約14.96萬元,巷道噴漿工藝優化節約23.08萬元……一組組數據承載著全員智慧,在群策群力中鞏固降本增效成效。
開源節流一分一厘,降本增效一點一滴。面向未來,該礦將持續深耕“四種經營理念”,讓成本意識如風入松林,遍傳千崗;讓效益追求似水潤沃野,深沁人心,奮力在“緊日子”中拼出高質量發展“好日子”。(韓炳萱)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