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人才是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唯一“硬核引擎”。近期,小莊礦圍繞“聚、育、留、用”人才興企戰略,在新工培育、全員能力素質提升、“三基”建設和年輕骨干作風能力建設等方面精準發力,“巧”搭人才梯隊,打通人才“成長鏈”。
新工培育“扣好第一粒扣子” 筑牢人才源頭活水
新工是人才梯隊的“源頭活水”,該礦從新工入職前就著手構建系統化培育體系,助力新工快速融入、穩步成長。
該礦將準軍事化訓練與礦井工作特點相結合,開展為期15天的新工軍訓活動,通過隊列訓練強化紀律意識,借助團隊協作提升凝聚力。“沒來礦上之前,我還不知道每年的六月是全國‘安全生產月’,通過這幾天的系統學習,我對‘安全第一’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該礦在軍訓中特別融入安全教育內容,通過應急逃生演練模擬井下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讓新工在實踐中掌握自救方法和安全知識,扣緊了新工職業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同時,依托高工大講堂、區隊實操培訓等載體,組織新工開展礦井概況、崗位基礎操作等集中培訓,通過“理論+實操”雙軌模式,幫助新工快速明晰崗位要求,為職業發展筑牢根基。
全員賦能“架起成長立交橋” 讓人人學有所成
打通人才“成長鏈”,關鍵在激活全員潛力。該礦通過搭平臺、建機制、強保障,讓每位職工在學習中受益、在實踐中成才。
打破傳統培訓邊界,構建“內外聯動、線上線下融合”的培訓矩陣。對外借勢產學研合作,與科研院所開展技術交流,加速人才能力提升。對內依托各類教學平臺,開展模擬演示、現場教學等精準培訓,覆蓋各工種需求。
整合“外聘專家+內邀專兼職教師”資源,結合培訓平臺與試題庫開展系統培訓,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通道。薪酬分配上持續向技術、技能人才傾斜,設立技能津貼、師帶徒補貼等,鮮明“學技有功、精技有獎”導向,讓職工提升技能有動力、有奔頭。
“三基”建設“培厚成長沃土” 夯實人才發展根基
“三基”建設是人才培育的“壓艙石”。該礦從基層、基礎、基本功入手,為人才成長厚植肥沃土壤。
推進“一班組一品牌”,豐富班組建設內涵。實施班組長“頭雁領航”工程,通過“骨干授課+專家講學”提升履職能力。部分區隊深化“親情助安”等活動,推動班組從“被動執行”轉向“主動作為”。
各崗位嚴格遵循操作規程,強化制度閉環執行。該礦機電隊開展分工種專項強訓,針對電工、變電工等關鍵崗位,聚焦停送電程序、故障處置等內容,強化安全意識與規范操作能力。
常態化開展“三小一練”、技能大賽、技術比武等活動。該礦通風隊精細設置了整個掘進工作面的模擬實驗場景,9名瓦斯檢查工同臺競賽,以實戰化比拼錘煉本領。
微信公眾號開設“三基”建設專欄,強化宣傳引導和崗位達標考核,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助推職工基本功在實踐中持續夯實。
骨干培育“搭建登高階梯” 推動青年人才挑大梁
“近日,第四屆‘彬長杯’技能競賽傳來捷報,我礦綜采隊張世瀟、通風隊花峰分獲綜采電工、瓦檢員第三名!”這是該礦年輕骨干培育成效的生動注腳。
年輕骨干是發展的“生力軍”。該礦聚焦年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通過“壓擔子、搭臺子、鋪路子”促其成長。建立“一線淬煉”機制,將急難險重任務作為“練兵場”,優先安排年輕骨干挑大梁。推行“作風能力雙考評”,將結果與晉升、培訓直接掛鉤,建立年輕骨干“成長檔案”,精準補訓短板,推動從“單兵突破”到“梯隊共進”。
“礦井對年輕人越來越重視,我們干活更有拼勁兒了!”在全面輪訓中選派優秀班組長、技術員外出參加培訓。每月利用周五“技術技能提升日”,邀請中級以上職稱人員、高級工開展對口幫扶,加速年輕骨干成長,形成“選育用管”閉環的人才梯隊格局。(計忠榮)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