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
今年以來,小莊礦突破傳統管理定式,深入踐行“用‘乙方’思維做‘甲方’”的理念,通過思維革新與實踐突破,持續激活發展潛能,找準發展契合點,蹚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提質增效之路。
精打細算“做乙方” 激活效能“新密碼”
學會像“乙方”一樣精打細算,強化成本意識,最大限度壓縮不必要的支出,成為該礦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
在現有資源復用方面,該礦大力推進閑置設備盤活工作,提高資產使用率,降低生產成本。自主維修EBZ160綜掘機,用于巷道起底維修;錨桿支護臺車復用于井下巷道的補強支護和維修,提高支護效率;自主維修礦用挖掘式裝載機,用于大巷或順槽起底維修;自主改造閑置報廢裝巖機一運,用于皮帶機帶下浮煤快速清理;將閑置設備維修后用于對外租賃,實現設備盤活。
在報廢設備處置方面,全面評估設備的折舊和修復價值。將可復用部件如各類廢舊鉆機的可復用閥組、油缸等進行拆除備用;皮帶機永磁一體機改造后,將拆除后的原驅動電機、減速機和液力耦合器經維修后用于備用部件。截至7月份,該礦共計盤活閑置物資13項,設備原值2148.87萬元,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重構甲方價值鏈 服務賦能“新格局”
該礦堅持以“乙方”謙遜的姿態洞察管理痛點,以“甲方”擔當整合資源,在項目管理中從“監管者”轉型為“服務商”,打破流程壁壘,推動協同效率躍升。
該礦積極構建《基建需求響應清單》,明確生產、環保等部門的剛性需求與響應時限,讓“需求”有章可循;推行設計變更“72小時閉環制”,關鍵審批環節并聯辦理,將“等待時間”壓縮至最短;實施“工序交接確認單”機制,土建完工后由接收部門簽字確認,從源頭消除推諉空間。打破“辦公室審批”慣性,安排技術骨干常駐義門風井施工現場,使問題解決時效從“按周計”提速至“按小時計”,實現服務“零距離”。
“過去驗收靠記錄,如今舉牌有‘實據’。”該礦創新推行“舉牌驗收”管理制度,這種可視化、標準化的驗收方式,讓質量管控從“模糊管理”轉向“精準追溯”,倒逼施工單位與管理人員主動擔責,讓“人人都是質量監督員”的理念真正落地。
深悟“乙方”思維脈 激活內生“源動力”
“乙方”思維的本質,是將“服務”貫穿于管理全鏈條,既服務職工需求,更服務生產大局,以此激發全員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從新能源車充電樁擴容、洗車房改擴建、聯建樓加裝電梯等環境營造、生活品質提升的地面實事,到為一線職工發放短袖工服、井下降塵噴霧優化等生產服務、人文關懷事項,正逐項完成兌現……該礦通過建立健全“我為職工辦實事”常態化工作機制,采取問卷調查、走訪座談、職代會提案等形式,確定并下發“十項實事”項目清單,逐項分解、逐月跟蹤,確保各項民生工程落地落實。
將“乙方”思維轉化為全員行動,引導干部職工共破發展瓶頸。班子成員帶頭開展地面井下全系統隱患排查,深入區隊“周問診”;各業務部門通過安全檢查、網格化巡查、崗位標準作業流程包保等方式扎根現場,提供技術服務“解難題”。同時,利用集中學習時間,組織各部門深入包保區隊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題宣講,向職工講清形勢,算透成本賬、經濟賬、修舊利廢賬,讓“精打細算降成本,干毛巾也要擰出水”“省下的就是掙下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動節約成為習慣、創效成為本能,凝聚起高效完成生產經營任務的強大合力。(陳杰)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