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今年以來,面對煤炭市場下行的壓力和挑戰,孟村礦持續用好“四種經營理念”,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推行定額管理、深耕修舊利廢三大舉措,切實把“降”字堅持到底,把“增”字落到實處,推動礦井效率效益“雙提升”。
盤活閑置資產,喚醒“沉睡”價值。
“以前堆在角落的舊設備、老配件,現在都成了‘香餑餑’。”走進該礦物資存放區,材料管理組工作人員指向整齊碼放的復用配件介紹道。
該礦堅持以庫存管理“減法”撬動成本管控“加法”,聚焦成本管控全鏈條,系統推進管理創新與技術優化,積極盤活閑置材料,優化庫存結構,提高周轉效率,進一步降低新設備及材料的采購率,實現精準管控生產成本。截至目前,該礦累計盤活閑置資產920.19萬元,盤活占比達13.74%,不斷讓“沉睡”資源煥發新生。
在此基礎上,該礦不斷深入挖掘廢舊設備、配件潛在價值,先后重新啟用閑置濾芯清洗設備,預計節省清洗費用48.61萬元;5臺維修翻新的閑置鉆機再度“上崗”,盤活金額452.25萬元,進一步讓“沉睡資產”變為“發展活水”。
精細定額管理,助力成本管控。
“過去領料憑經驗,現在領料看定額,這就像給材料消耗裝了‘紅綠燈’,既能確保生產需求不缺位,又能防止盲目采購不越位。”這是該礦推行物資計劃定額管理后,各區隊的直觀感受。
為破解傳統材料管理中“浪費多、超支頻”的難題,該礦以年度材料測算定額為核心,深入摸排各基層單位生產流程、設備狀況及耗材規律,并將定額指標層層分解至各環節,為月度材料計劃劃定“硬杠杠”,進一步規范材料購置、審批、領用流程,從嚴管控各項成本支撐,切實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同時,緊抓庫存管理,堅持周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對庫存積壓嚴重、賬實不符等問題納入重點監督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時限,及時督促落實整改,推動物資管理向精細化、精益化轉變。
此外,該礦依托“內部市場化”管理體系,不斷細化經營工作考核,部門聚焦重點工作、關鍵指標,按月兌現獎罰,區隊考核定額費用,節超全額轉換工資,確保每一環節有預算、有結算、有考核,形成全員參與成本管控的良好氛圍。
巧施“點金”之術,實現變廢為寶。
790個廢舊管路法蘭經清洗、打磨、修復后重獲新生,為礦井省下采購費7.8萬元;廢舊鋼材整形區里,3萬元購置的整形機、裁剪機成了“變形金剛”,讓原本因規格不符被閑置的鋼材“改頭換面”,每月節約采購費5.5萬元……如今在該礦修舊利廢車間,處處可見變廢為寶的生動實踐。
該礦不斷完善修舊利廢管理制度,健全規范井上、下材料交舊領新程序,通過將年度材料使用和修舊利廢指標細化分解至各基層單位,機修車間和材料管理組嚴格把控材料交舊與發放流程,建立交舊、回收臺賬,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截至目前,該礦回收復用節約838.57萬元,修舊利廢創造價值248.42萬元。(羅小輝)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