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青工作
安全生產,青年當先。在全國第24個“安全生產月”期間,公司各級團組織緊密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充分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安全實踐活動,廣大青年員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素養,扎根一線,以青春之力筑牢安全之基。
大佛寺礦團委通過現場安全監督、隱患排查整治、安全故事宣講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團員青年爭當安全“前沿哨兵”,以青春擔當為安全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隱患查改“零容忍”。“皮帶巷第三處轉載點防護網松動,需立即加固!”6月15日早班,青崗員楊振華在井下巡查時發現隱患,當場聯系責任班組整改。在該礦,像楊振華這樣的青崗員共有162名,他們每日穿梭于井下各作業區域,針對設備操作、巷道維修、頂板支護等關鍵環節開展“掃雷行動”,累計現場糾治“三違”6人次,排查各類隱患100余條,整改率達100%,以“鐵面無私”的巡查力度織密現場安全防護網。
安全隱患“隨手拍”。“地面庫房滅火器臨近保質期”“職工浴室電線插座存在老化跡象”……在“排查身邊隱患”活動中,該礦青年職工紛紛化身“安全拍客”,用手機鏡頭記錄作業環境中的風險點,并實時發送至青崗員隱患管理群,這種“可視化”隱患上報模式,讓隱蔽性安全問題得以快速暴露,形成了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生動局面。
安全講堂“接地氣”。“那次違章操作,差點讓我失去手指……”在周三學習時間開展的“青年安全故事會”上,掘進工趙磊的“現身說法”讓現場鴉雀無聲。該礦團委將典型事故案例轉化為“活教材”,組織青年技術骨干、一線職工輪流上臺,用質樸的語言講述親歷的“驚險瞬間”。同時創新推出“VR事故體驗”,讓職工通過沉浸式場景感受違規操作的嚴重后果。“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沖擊力,現在大家操作前都會多想想安全后果。”青年電工王建的感慨,折射出安全教育創新帶來的實效提升。(王紹鵬)
“安全生產月”活動開展以來,胡家河礦團委緊扣主題,扎實開展系列活動,激勵廣大青年勇挑重擔、爭當先鋒,以青春力量為礦井安全發展保駕護航。
精研“小技能”,筑牢“大防線”。該礦團委以培育“青年安全先鋒”為目標,組織青年職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礦山安全生產硬措施等,常態化開展煤礦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累計觀看警示教育片4場,覆蓋300余人次。同時通過“每日一訓、每周一賽、每月一評”,開展6場崗位實操等競賽,為安全生產注入青春動力。
細講“小經驗”,共筑“大安全”。該礦團委組織團員青年與青安崗員組成“青年宣講團”,用通俗語言講解當前的安全生產形勢,累計開展安全宣教15場,覆蓋200余人次,解答60余個問題。同時,建立青工思想動態檔案,對20名安全意識薄弱的青工開展“一對一”幫教,凝聚全員重安全的合力。
緊盯“小問題”,排除“大隱患”。該礦青安崗員們佩戴臂章,分為多個小組,深入多個重點區域及關鍵巷道開展突擊檢查,現場糾正不安全行為20余人次,排查隱患80余條,嚴格按照“五落實”原則形成整改清單,按期整改回執。并叮囑職工嚴格遵守安全規章制度,杜絕“三違”行為,時刻緊繃“安全弦”。(何瀟)
為進一步壓緊壓實青年安全生產責任,充分發揮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近日,生產服務中心團委組織開展“團員青年查隱患”活動,筑牢“青”字號安全生產防線。
活動中,團員青年突擊隊深入生產一線,對生產現場、死角盲區存在的安全隱患、設備設施、文明衛生、消防器材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檢查。本次檢查的重點內容為消防器材是否失效、氧氣和乙炔氣瓶存放及使用情況、吊索鎖具是否出現斷股、生產設備是否完好、作業后現場衛生是否整潔等內容。“抓管機下方存在油污”“焊煙除塵器使用不規范”“班前會記錄不規范”對此類問題當場糾正、立整立改。
每到一處,團員青年還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月”主題宣貫,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強化職工安全意識,規范職工安全行為,樹牢安全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使安全習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馬一超)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