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十大價值創造、十個百萬降本增收”行動專欄
今年以來,文家坡礦緊扣“經營管理提升年”主脈絡,持續構建精細化成本管控體系,以創新思維推動降本增效,從源頭、機制、科技、管理等方面發力,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為“圓滿”收官交出亮眼“答卷”。
設計+管理 構建降本增效“大格局”
該礦堅持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著眼控“大成本”,嚴格落實采煤掘進“十六字”方針,1至11月份煤炭產銷量、掘進進尺均創出歷史最好水平。完成42盤區開采設計變更,將4107工作面以西區域劃入42盤區,減少4000余米巷道延伸,節約成本9400余萬元。優化42盤區巷道設計,實施分段支護,保證支護質量的同時減少成本360余萬元。對4107運、回順頂板爆破孔施工參數進行優化,材料費節支110余萬元。堅持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引進長距離供電系統中靜態無功補償裝置,實現掘進工作面低壓系統3000米長距離供電,減少移變等設備投用,節約費用150余萬元。按照“降低高峰,控制平段,鼓勵低谷”原則,合理安排設備開機運行和設備檢修時段,降低用電成本140余萬元……
該礦在支出上做“減法”同時還在增效上做“加法”,建成12km井下“高速路”,輔助運輸效率提升約30%。落實落細“三提三降”舉措,優化洗選工藝,通過加裝多級緩沖溜槽、更換篩片等舉措,提高塊煤產率,截至目前塊煤產銷量完成年計劃的104.7%,增加經濟效益2200萬元。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產銷高爐噴吹煤6.8萬噸,增加經濟效益1400萬元。該礦堅持系統思維,下好經營管理“一盤棋”,深入落實20項“設計+管理”舉措,讓降本增效在安全生產戰線上“多點開花”。
創效+復用 激活降本增效“源動力”
該礦堅持用“緊日子”過“好日子”,樹立“積微成著、積少成多”理念,精打細算,嚴控非生產性支出,用好總額控制“衡量尺”。充分利用物資管理系統,實現礦井、部門、區隊物資庫存數據共享,前移采購計劃審批“關口”,堅持有庫存不采購、有舊不發新,提高計劃準確度,降低庫存率。建立動態巡查機制,采用多班次、井上下全覆蓋的檢查方式,對材料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強化考核問責,避免材料浪費。將“科隊管理八招”與內部市場化管理有機結合,在區隊形成班清班結工資結算體系,在部門嚴格落實內部績效考核,合理設置考核類別、指標和分值體系,將考核結果同績效工資、獎金掛鉤,構建“全員創效”新格局。
強化修舊利廢、回收復用管理,通過實操培訓、技能比武等方式,提高職工技能水平和自主維修水平,節約維修費用350余萬元,形成技能人才培養和降本增效的良性互動。大力開展閑置資產盤活,定期對各類電氣設備、機械設備、電纜、管路等物資進行盤點梳理,累計梳理閑置物資76項,產生價值約470萬元。常態化開展“首席員工、首席工程師”評選,激發全員創效益、做貢獻的積極性,不斷提升職工自主創新能力,“鉆孔孔口防返噴裝置”等20余項創新成果得到推廣應用,讓創新創效持續激發生產經營“新活力”。(李昱慷 王路瑤)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