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礦區建設工作專欄
今年以來,孟村礦緊跟“美麗中國”“美麗陜西”建設步伐,多部門協同推動,全面落實公司黨政各項工作部署,深入實施“美麗礦區”建設提升工程,在廠區美化亮化、設備材料定置化、提升后勤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實現了企業形象、生態顏值、生活品質等再上新臺階。
景美,執筆繪就“新畫卷”
職工宿舍翻新、烘鞋機投放、職工留言板運行、洗衣房大修、餐廳菜品創新提升、大橋下停車場建成投運、學習室“全家福”主題墻建設……今年,孟村礦礦區形象又有了進一步的改善,職工生活更加和諧幸福。
自年初以來,該礦先后開展了“弱項攻堅行動”和“精細提升行動”,對廠區電纜、管網、老舊管路進行了更換或者除銹刷漆,高標準推進宿舍、辦公室及場地定置化,實現標準布局大統一、形象再提升,加大對隱蔽角落、雜草枯枝、白色垃圾、散落煙蒂的清理力度,整個礦區的標準化和清潔度實現了質的飛躍。
此外,該礦還構建了“清、建、管、治、驗”推進機制,量化指標,督辦考核,建立“美麗礦區”建設“隨手拍”微信群,隨時隨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成“創變”文化園、“悅和居”休閑區等一系列特色亮點,有效提升工作落實效率,礦區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盛夏,礦區內林蔭步道錯落有致,鳥語花香、果實累累,仿佛置身于一座風景秀麗的花園;金秋時節,和秋寒一起到來的還有湛藍的天、火紅的葉、金黃的樹,猶如走進了“天然氧吧”;待到春來,嫩綠的小草、迎風的柳條,礦區便又是一幅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美好光景。
水美,污水匯作“錦鯉池”
該礦將“美”的概念不斷進行豐富和深化,把綠色礦山的理念貫穿于“美麗礦區”建設全過程,確保既要做到“環境好”,也要做到“標準高”,更要做到“顏值靚”。
該礦廠區的一角,流水潺潺,各色錦鯉在池中悠閑地游水,池邊幾名職工正喂食戲魚、拍照打卡,已然成為礦區的一處“網紅點”。而魚兒嬉戲的這一池清水,竟源自水處理中心處理后的礦井污水和生活廢水。此外,礦井污水經過處理后,還可用于生產補水、井上下消防、灑水降塵以及礦區樹木灌溉等,進一步提升了礦井水利用率。
“污水”養錦鯉只是該礦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孟村礦始終踐行“兩山論”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加大礦區環境建設、資源綜合利用、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力度,不斷探索綠色礦山建設的新路徑。引進了井下清污分流、地面高效處置的礦井水多級協同分質分流處理系統;構建了“空-天-地”立體動態監測網絡,可以及時掌握礦山地質環境發展趨勢及動態變化規律,做實了“里子”和“面子”,真正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服務美,職工才是“當家人”
辦實事不一定要“高大上”,把關鍵小事、民生細節做好,往往更能走進職工群眾的心坎里。為進一步提升“入口食物”衛生質量,該礦在職工餐廳增添了中央凈水系統,不僅大幅提升了食堂飯菜的口感與質量,讓職工吃得更放心、更舒心,同時也為職工的健康增添了一份保障。
“食堂現在炒菜、制作面食、煮粥,都用上凈化水了,現在我們真的能夠吃上一口‘放心菜’了。”正在一樓職工餐廳用餐的職工說道。
暖胃又暖心,帶給職工滿滿的幸福感。11月以來,氣溫持續下降,為了保證職工的身體健康,該礦為災害探察治理期間堅守一線的區隊熬制發放姜糖水,在幫助職工驅寒暖身的同時,溫中和胃,抗擊病毒,有效保護了職工身體健康。同時,完成了洗衣房大修,改革優化了收發流程,為職工發放了扎衣繩和洗衣牌,提升了收發效率,讓職工能夠穿上屬于自己的清爽作業服,為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暖意。
關心職工,就是關心企業的發展;點滴小事,體現了礦井的人文關懷。今年以來,孟村礦精準對接一線職工需求,創新服務形式,踐行“娘家人”的服務諾言,積極開展走訪慰問困難職工、夏送清涼、金秋助學、職工子女暑期托管、七夕聯誼等活動,讓職工群眾共享企業發展成果,進一步提升了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郝杰)
編輯:達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