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礦區建設工作專欄
漫步在五月的小莊礦,紅的、粉的、白的千朵萬朵月季、薔薇,如同無數花仙子在枝頭含笑曼舞,爭芳斗艷;四季竹的葉子褪去老綠長出充滿生機的嫩綠,腰桿挺得筆直,顯得高挑優雅,落落大方;近處,樹木齊齊整整,草坪植株均勻,樓房錯落有致;遠處,山上草木青蔥,天空湛藍如海,涇河婉轉悠悠,仿若置身于“綠地公園”。
近年來,該礦堅持“礦中有綠”向“綠中有礦”轉變,把“美麗礦區”建設擺到與安全生產同等重要位置來抓,以“綠化、美化、亮化”為手段,不斷厚植“綠色家底”,全力打造開窗見綠、出門進園、三季花香、四季常綠、步移景換的綠色生態礦區。
讓礦區更加美麗
“春天一到,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對枯死的花卉進行更新種植,對缺綠的草坪播撒草籽花種、補鋪草苗,對樹木、綠化帶進行修剪、整理,并定期除草、施肥、澆水,及時清除病蟲害,看到礦區現在綠意盎然,一派生機,感覺很有成就感。”該礦機修車間職工談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以來,該礦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每周對礦區地面、四周墻面、樓梯欄桿、配套設施、綠化區域等地,特別是死角旮旯、綠化帶雜草、枯枝敗葉、煙蒂垃圾等進行認真清理打掃。鏟草、清灰、撿拾垃圾,碼放物料、掏水渠、清雜物、運垃圾,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不放過任何一個衛生死角,并全天候安排灑水車對所有道路進行灑水清掃,使得礦區道路干凈整潔,樹木樹形優美,草坪平整美觀,綠籬整齊劃一,綠化層次和干凈度數大幅提升。
讓生態更富色彩
“生態資源是條‘金扁擔’,一頭挑著‘綠水青山’,一頭挑著‘金山銀山’。”
該礦常態化開展矸石山治理工作,持續完善排水系統,補植樹苗、播撒草籽,施肥灌溉,對復綠竣工區域精心養護,提升植被成活率和美觀度。同時,從環保要求、風險管控、環境提升三方面著手,全方位完善相關制度和管理機制,構建矸石山治理監管體系,努力將矸石山打造成礦區“后花園”。
依托礦井水處理站,采用“預沉+吸附+高效澄清+V型濾池+除氨”工藝處理后,大幅降低懸浮物,提升礦井水水質,并將處理合格后的水充分回用于礦井生產、地面灑掃及洗煤廠補水等,提高了水資源循環利用,不僅為礦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實現了從污濁有害到“源頭凈水”的華麗轉變,對保護周邊地區河流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有效保障了周邊河流區域“萬物生靈”的繁衍生息。
讓發展更可持續
該礦以公司“零碳產業園”“循環經濟園”為奮斗目標,大力實施綠色循環經濟戰略,借力引智,積極探索瓦斯綜合利用新技術、新途徑,以超低濃度瓦斯氧化供熱為手段,讓瓦斯徹底棄“惡”從“善”,變廢氣為“福氣”。
“將瓦斯轉化為優質、綠色的清潔能源,不僅為礦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讓礦井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赴綠色低碳之約方面樹立了標桿旗幟。”該礦董事長、總經理趙華全說道。
瓦斯是一種熱值很高的清潔能源,利用好了就能創造出“真金白銀”。該礦超低濃度瓦斯氧化余熱利用項目運行以來,實現了礦井冬季取暖和日常洗浴供熱完全由低濃度瓦斯來替代,年節約標準煤約3萬多噸,碳減排量約28萬噸,既減少甲烷對空排放,又滿足礦井清潔供暖和日常洗浴供熱需求,實現了瓦斯利用、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多贏,成為實實在在造福礦井的“綠色科技”。
“每天下班在礦區跑步時,看著廠區道路潔白干凈,一塵不染,綠化帶內滿眼翠綠,花團錦簇,就想起在老礦工作生活的場景,一比較,咱們現在的礦區真是天藍地綠,鳥語花香,宜居宜業,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生活,令人格外地舒心,都舍不得退休了。”在礦上干了一輩子的老職工感嘆道。(計忠榮 陳依琛)
編輯:達文娟